新聞資訊
news
項目拿地后36小時“四證聯發”,順利破土動工。陳歡 攝
去年12月,總投資達140億元的三大海上風電項目落地徐聞;今年9月,徐聞縣再度入選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10月18日,湛江徐聞200MW/400MWh獨立共享儲能項目在拿地后36小時完成“四證聯發”,得以破土動工,創造了“徐聞速度”,成為徐聞縣首個“拿地即開工”的項目。
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徐聞喜訊頻傳,蹄疾步穩,而項目落地的效率與地方護航發展的決心緊密相聯。近年來,徐聞縣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綠色能源、海洋經濟、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辦事效率,為企業投資和新能源板塊注入了強勁的信心。
●南方日報記者 陳歡 通訊員 周仁海 鄧堪慶
發力零碳,變“廢棄綠電”為穩定能源
站在新寮島眺望徐聞東部沿海,一座座矗立海面的風電設施構成連片的“綠電森林”,每年將數以億計的綠電輸送至雷州半島。作為湛江新能源發展的前沿陣地,徐聞縣總裝機容量達537萬千瓦,占湛江全市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的70%,年發電量超100億度。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超150萬千瓦。
據了解,目前廣東海上風電并沒有配套儲能系統以平滑出力波動達到穩定送電,由于電網結構和用電負荷特性的影響,導致大規模海風不能百分百消納,部分區域和時段的綠電會被丟棄造成浪費,同時由于風電出力隨風波動較大,對電網的安全穩定和質量都有沖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徐聞縣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新型儲能方案應運而生——200MW/400MWh時的高壓級聯全液冷磷酸鐵鋰儲能系統。
新型儲能電站的“新”要解決哪些問題?湛江天轉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鄭赟介紹,目前新型儲能系統的路線很多,其中在近年開始大規模工業化應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以往抽水蓄能等老技術路線,能提升轉換效率、使用壽命,并減少選址條件約束等問題。
據介紹,相比于傳統的儲能方案,獨立共享儲能電站更像是一個“共享充電寶”,能鏈接徐聞發展中的多元需求,如助力風光新能源消納、服務地區生產生活用電、參與電網應急調控與輔助服務等。此外,獨立儲能系統能夠提升電網的抗災、應急和“自愈”能力,增強電力應急保供能力,為徐聞應對臺風等極端天氣提供有力支撐。
“該項目是全省范圍內第一個配套大規模海上風電的新型儲能電站,從物理上也是首個與所配套海上風電捆綁連接送電的大容量獨立共享儲能。”鄭赟表示。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電網的穩定性和新能源消納能力,為徐聞乃至湛江地區的高耗能產業、數據中心、港口物流等提供靈活、可靠的儲能服務,進一步強化徐聞在粵西能源樞紐中的地位。
立聞立辦,部門“接力跑”變“并排跑”
項目快速落地,產業加速集聚,背后是徐聞縣對護航發展的決心。據悉,項目從年初立項到動工歷經9個月,最終實現“拿地即開工、拿地即交證”,背后是多部門“多手聯彈”,奏響了項目“快落地、快開工、快投產”的協奏曲。
項目啟動前,徐聞縣發改局牽頭制定項目前期工作清單,將立項備案、規劃選址、土地利用等關鍵環節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明確責任單位與完成時限,為后續審批提速奠定堅實基礎。
結合徐聞縣國土空間規劃和能源發展規劃,提前劃定儲能項目優先布局區,避免后期調整帶來的時間成本。同時,整合國家、省、市關于儲能項目的電價、補貼、金融支持等政策,形成“一項目一政策包”,提升企業投資信心。
在項目落地期間,徐聞縣政府統籌各相關部門“并聯”審批,集成推進項目全流程手續辦理。在立項備案環節,實行“容缺受理+并聯預審”;在能耗審查環節,推行“精準輔導+快速審批”。此外,建立“日跟蹤、周調度、月總結”推進機制和“項目助力”專項服務,對重大事項召開專題會議高位協調,確保問題“小事不過夜、大事不耽擱”。
徐聞縣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加快項目投產步伐,縣政府協調各部門專題研究企業項目落地辦法,把審批過程中的“等項目審批”變為“做項目審批”,把項目“掛牌期”變為“預審期”,減少中間環節,將各股室職能由“接力跑”變為“并排跑”,將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事項從“后置審查”轉變為“前置服務”,將材料審查環節前置到土地掛牌30天公示的“空檔期”,由相關審批部門提前介入輔導,及時給出意見。
最終,項目在10月15日拿地當晚完成《不動產權證》核發,實現“拿地即交證”,次日上午僅用半個小時完成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核發,縣住建局同步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實現拿地36小時“四證聯發”。
“靠前服務”,催生“徐聞速度”
“此次順利‘拿地即開工’,關鍵就在于多部門化被動為主動,靠前服務企業,提前列出清單引導企業落地項目,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徐聞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鄭立新說道。
從項目落地的各個流程和機制中也不難看出,在“徐聞速度”的背后,“靠前服務”是關鍵詞,貫穿著“立聞立辦”的全過程。
鄭立新介紹,正常情況下,部門內一個證件審批辦理要7個工作日,如果是企業自己上門提交,其中有遺漏或者材料提交錯誤,還要返回去重新申請,又重新經歷7個工作日,如若不提前介入服務,不知道需要多少個“7天”。通過主動服務企業,原本7天的時間最終節省到了1天以內。
鄭赟直言,項目開發前期,由于2025年投產要求的急迫性,擔心在土地收儲財政資金保障、掛牌拍地和合法合規開工許可辦理效率上有影響,但是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對標大灣區高標準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各部門和相關企業對本項目的落地達成高度共識,最終破除萬難,實現“拿地即開工”。

開工儀式現場。陳歡 攝
原文鏈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10/23/content_10150864.html?from=weChatMessage